您的位置:
  • 政策法规
  •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城区实施“一业一证”改革 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3-04-27 16:38:33
    访问:0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东城区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行动方案》已经2023年3月22日第38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3日




    东城区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东城区营商宜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放管服”改革的综合效能和整体效应,根据《北京市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结合首都功能核心区功能及产业实际,制定东城区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为目标,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中心转变,加大告知承诺制改革、“证照分离”改革、集成办事场景建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各项协同化改革的统筹力度,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优化审批流程,强化协同联动,推动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跨部门集成办理,政务服务管理部门汇聚相关行政审批证件信息,向市场主体颁发一张综合许可凭证,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证准营、一码联动、一体监管”,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和行业监管制度相结合的新型市场监管模式。


    (二)工作目标。2023年3月起,按照东城区“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结合东城区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有序扩大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同时,探索将综合许可凭证发放从新办扩展至变更、延期、注销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2023年12月起,逐步完成金融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一业一证”改革,并坚持“以实施为常态,不实施为例外”,推动更多行业开展“一业一证”改革。


    二、工作任务


    “一业一证”改革是市场主体基于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对相关行业经营所需的行政审批及关联事项进行选择,办理一张载明相关行政审批信息的综合许可凭证。行业综合许可凭证是“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经营活动涉及的多项行政许可的效力集成,是确认市场主体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获得行业准营的证明凭证。通过加载在行业综合许可凭证的证面二维码,实现市场主体多张许可证的信息查询和展示,实现“扫一码、知所有、辨真伪”。市场主体所需的单项审批证件,由相关部门按规定发放。


    (一)再造行业准入条件,实现“一次告知”。在不改变各审批部门规定的准入许可条件的前提下,对纳入“一业一证”改革事项,按照精简、便捷、高效原则,围绕市场主体准入准营涉及的场所、设备、资金、人员、管理制度等审批要素,编制行业综合办事指南,形成全面准确、清晰易懂、简明扼要的告知单,实现“一次告知”。


    (二)再造审批申报方式,实现“一表申请”。对纳入“一业一证”改革事项,进行最小颗粒度拆解,基于市场主体选择,集成受理条件和信息要素,将多张申请表整合为一张申请表,实现“一表申请”。相同材料只需提交一份。对暂不具备“一表申请”条件的事项,可采取“多个事项、一次申报、一次提交”。


    (三)再造收件受理方式,实现“一窗受理”。开设线下“一业一证”分领域综窗,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办事辅导、全程导办帮办、收件受理等综合服务,实现“一窗受理”。开设线上“一业一证”专栏,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标准一致。


    (四)再造许可审批流程,实现“一网通办”。依托一体化受理审批平台,各有关部门同步获取受理信息和有关前置部门的办理信息,进行并联审批、联合踏勘、限时办结,并将审查结果及时反馈综合窗口,由综合窗口统一出件发证,实现“一网通办”,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提高网办深度,推进便利化办理。对需要现场核查的事项,协调组织一次性联合勘查,实现“多个事项一次核查、整改意见一口告知、整改情况一趟复审”。


    (五)再造行业准入证件,实现“一证准营”。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原则,相关审批部门对行业综合许可凭证中涉及本部门行政审批的合法性负责。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根据各相关部门的单项审批结果按照统一的样式及制式规范,制作东城区行业综合许可凭证,作为市场主体取得相关经营许可的凭证,不替代相关单项审批证件。东城区行业综合许可凭证及电子证照在全区、全市范围内互认通用。


    (六)再造证照汇聚模式,推行“一码联动”。综合许可凭证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制发,并负责证面二维码的动态维护。在受理企业申请后,对单项业务不符合条件的,可先颁发综合许可凭证并注明未许可事项,待该项业务符合条件后,再换发新的综合许可凭证。行业综合许可凭证证面二维码所涵盖的各类审批证件信息、存续状态要与实时各单项审批证件信息、存续状态一致。对涉及综合许可凭证证面信息变更的,由市场主体同步申请变更综合许可凭证和相关单项审批证件,办理变更换发等手续。对不涉及综合许可凭证证面信息变更的,按照相关单项审批凭证要求办理,综合许可凭证可通过二维码实现自动更新,无需申请更换综合许可凭证。各单项审批证件注销、撤销、吊销、失效等的,相应综合许可凭证同时作废,并由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收回凭证。综合许可凭证按照证照汇聚要求,逐步汇聚至市电子证照库。


    (七)再造行业监管机制,实现“一体监管”。对取得“一业一证”的行业,以及对纳入“一业一证”改革范围的行业,要明确监管牵头部门和协同部门,建立并完善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事中事后监督体系和机制,配套建立与行业许可相适应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理顺监管职责和分工,明确监管标准和规则,制定监管规范,针对监管风险点开展综合监管执法。按照“6+4”监管模式要求,积极推进“四个一”监管场景建设:


    1.建立“一业一册”的监管标准。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梳理并整合行业经营所需审批证件、经营规范和监管的事项、标准、依据、法律后果,形成“一业一册”的监管手册,增强市场主体对监管的预期,提高监管的透明度。


    2.建立“一业一单”的监管场景。汇总行业监管涉及和所有检查内容,形成一张一业一单”的综合检查单,公开透明地向企业公示,促进行政检查的标准化、客观化,减少监管的自由裁量权。


    3.建立“一业一查”的监管体系。针对不同行业的规律和特点,建立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联合检查机制,统筹开展上门检查、问题汇总、集中会商、整改督办,形成“一业一查”的监管闭环,真正实现“一次上门、全身体检、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4.建立“一业一评”的自律规范。探索建立企业自评、政府评价、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开展“风险+信用”评价,实现“一业一评”。鼓励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社会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扩展评价渠道,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步骤


    (一)落地阶段(2023年3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学习市政务服务局有关工作方案,认真借鉴外省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上报区政府常务会审定,并报市政务服务局审查。


    2.开展相关工作。统筹开展事项梳理、流程优化、办事指南编制、统一表单制作、信息系统研发等工作。


    3.形成案例。加强精准服务,提供上门辅导、帮办服务,实现案例落地。


    (二)推广阶段(2023年4月-11月)


    1.总结经验,完善实施方案。梳理总结落地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和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


    2.探索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改革落地。将综合许可凭证发放从新办扩展到变更、歇业、注销等情形。


    3.开展宣传引导,扩大行业范围。通过线上线下加强对“一业一证”改革的政策宣传,让市场主体充分了解改革政策,引导更多市场主体采用“一业一证”方式办理。逐步推动更多行业开展“一业一证”改革,扩大行业目录范围,积累典型案例。


    (三)提升阶段(2023年12月至长期)


    形成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和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相结合的改革新模式。建立健全双向反馈机制,加强各部门在审批、服务、监管全流程的相互衔接,确保部门协同无缝隙、风险防控无死角,不断提升监管实效。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东城区“一业一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区政务服务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审批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区政务服务局组建工作专班,局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各首席代表积极参与,建立工作沟通机制、调度机制和推进机制,务求改革取得实效。


    (二)加强改革行业目录管理。要根据全市统一的“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编制东城区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并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可结合实际对全市统一目录提出新增、调整建议,经批准后实施。


    (三)深化告知承诺审批。持续深化我区“证照分离”改革,对纳入“一业一证”改革的事项,原则上实行告知承诺制,允许申请人以告知承诺书替代证明符合相关审批条件的材料。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公共安全、金融业审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要涉外等风险较大、纠错成本较高、损害难以挽回的政务服务事项除外。


    (四)强化信息化平台支撑。建设“一业一证”信息化系统,纳入全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受理审批平台。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在“一业一证”改革全流程各环节的广泛应用,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市场主体的电子证照、年报、许可、处罚、信用等数据在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形成有效联动。研发“一业一证”网上申办系统,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在线办理,探索建立“信用承诺、自主申报、智能审查、协同监管、强化惩戒”的智慧审批。


    (五)强化法治基础保障。行业综合许可凭证的证面二维码所加载的行政许可信息,与相应的纸质行政许可证具有同等证明力。行业综合许可凭证不取消现有行政许可事项,不改变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实施标准、实施依据、法律效力和法律关系。因实施行政审批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依法由相关行政审批部门承担相应责任。市场主体办理该综合许可凭证时,区政务服务中心应当将具体实施相关单项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和相应救济方式等告知市场主体。


    (六)强化审批监管协同联动。对取得“一业一证”的行业,以及纳入“一业一证”改革范围的行业,应强化审批与监管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的证照衔接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协同监管机制,对市场主体实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和分类监管。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业一证”改革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的重要举措,是审批制度改革从“政府侧”向“企业侧”转变的重要表现。各单位、各部门要从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从更大限度利企便民的角度看待这项改革,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


    (二)明确责任,强化协同。“一业一证”改革是一项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工作,各单位要不等、不靠,主动工作,加强工作探索,强化责任担当。同时,各部门要整合力量,从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等方面加强协同配合和联动,形成强大合力。


    (三)强化落实,加强宣传。“一业一证”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落地一个重要载体,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要强化执行落实意识,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要加强改革政策的业务培训、宣传解读和案例发布,进一步扩大政策的知晓度,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感知度、认知度和认可度,形成全区上下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